連鎖藥店A股四巨頭,其中16家連鎖藥店簽約分羹
來源: 瀏覽:2431次發布時間:2018-06-25
6月21日,在2018年中國醫藥零售行業年度大會上,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百洋醫藥集團與16家全國主流連鎖藥店進行聯合簽約,就易復診第三方處方共享平臺與智慧藥店整體解決方案達成深度合作。其中既有已登陸A股市場的云南鴻翔一心堂、益豐、老百姓、大參林等4家連鎖藥店,也不乏甘肅眾友 、漱玉平民 、西安怡康、哈爾濱人民同泰 、山東燕喜堂 、杭州九洲 、湖南養天和 、柳州桂中 、赤峰人川 、北京金象 、重慶和平 、甘肅至仁同濟等地方龍頭企業。
眾零售連鎖的訴求不難推測,為的是在后續第三方處方信息共享平臺的推廣中盡快接入平臺,承接醫院處方流量。
洗牌!實體零售或遇降維打擊
商務部數據顯示,在各項行業政策趨嚴的情況下,2017年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20016億元,同比增長8.4%。中國醫藥商業協會零售藥店分會副會長、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在會上指出,零售藥店終端市場保持持續增長態勢,但“增速從雙位數下降到8.4%,行業到了重新洗牌的時代?!?/span>
事實上,國內零售藥店均服務人口仍在逐年下降,2017年零售藥店門店總數達45.37萬家,而店均服務人口下降到3062人。有調研發現,2017年行業平均新店盈利周期14.4個月,關店率3.34%,相比前幾年出現明顯提高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單店投資額逐漸增長,行業競爭加劇和連鎖化提升后行業規范性逐漸提高。
從終端細分數據看,實體零售藥店也難以樂觀——基層醫療機構的規模正快速并持續的上升。謝子龍坦言,城市基層醫療機構對零售藥店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戰的“對手”,既擁有社區的地利也擁有充足的醫生資源,基層醫療機構正快速受益處方外流?!拔覀兞闶坌袠I的藥學服務還遠遠不夠把到社區就醫的人群拉回藥店?!彼粲跬袀儽仨氂枰灾匾暎c同行業的網上藥店、跨行業超市比,實體門店圍繞顧客需求提供的服務仍然乏力,專業藥學服務也有待加強。
審評審批改革提速、藥品一致性評價提速,生產企業集中度快速提升,零售藥店商品結構有待調整,高毛利模式很難持續。加上以控費為主要導向的支付制度改革、個人帳戶的取消,都迫使零售實體藥店離開原本的“舒適區”。
分羹處方外流需要前提
隨著零差率、藥占比、按病種付費等醫改措施推進,國內處方藥市場零售藥店終端占比提高到9.8%。但目前來看,處方外流最大的受益者是和醫院緊密合作的國藥系、上藥系、華潤系的藥店。承接流出的處方藥,仍然需要有懂醫生懂醫院的團隊來推進。
新零售也許可能為傳統的零售藥店做點什么,理論上,基于數字驅動的新零售可以用最高效率為消費者提供最切身的服務,精細化改造物流能力、運營能力、商品能力、專業服務能力。在謝子龍看來,藥品新零售需要再造價值鏈,傳統零售不僅需要改變服務模式和營銷模式,還需要與醫院、醫保、工商合作承接處方外流,打通消費者渠道,增加粘性,構建專業化服務體系。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零售藥店分會方面也發起倡議,提出應鼓勵建立醫療、醫保以及零售藥店三方共享處方信息平臺;建立醫療、醫保以及零售藥店三方信息共享平臺,使患者能夠憑醫院的電子處方,方便其自行選擇到社會上的零售藥店購藥,并實時完成醫保統籌的報銷手續,從而實現醫療機構開方以及審方,醫保機構審查以及報銷,零售藥店調方以及配藥服務的三方聯動。